阿拉伯世界

提示:此条目的主题不是伊斯兰世界。
关于以阿拉伯語爲官方語言的國家和地區,请见「阿拉伯语国家和地区列表」。
阿拉伯世界(阿拉伯语:الوطن العربي)是指分布于西亚和北非,以阿拉伯语為主要語言,以伊斯兰教为主要信仰的国家和地区。阿拉伯世界人口總和4.23亿人,主要为阿拉伯民族。另有库尔德、柏柏尔、土库曼、努比亚等民族。总面积约1426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陸地总面积的9.5%,生產量多於1.6万亿美元,均属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发展迟缓,经济结构比较单一,依赖石油天然气、旅游、农业等产业。
阿拉伯世界面积13,132,327 km2(5,070,420 sq mi)[1]人口423,000,000[2]人口密度29.839/km2 (70.37/sq mi)[3]GDP(购买力平价)$2.501 万亿[4]人均GDP$6,647[5]区域居民称谓词阿拉伯人国家
22個主權國家
阿尔及利亚
巴林
科摩罗
吉布提
埃及
伊拉克
约旦
科威特
黎巴嫩
利比亞
毛里塔尼亚
摩洛哥
阿曼
巴勒斯坦
卡塔尔
沙烏地阿拉伯
索马里
苏丹
突尼西亞
阿联酋
葉門
叙利亚
语言阿拉伯語时区UTC+0至UTC+4最大城市阿拉伯世界主要城市
列表
開羅
巴格達
利雅得
喀土穆
安曼
亞歷山大城
科威特城
卡薩布蘭卡
吉達
多哈
目录
1 包括國家
2 常见误解
3 历史
4 语言
5 人权
6 经济
7 宗教
8 人口
9 合作
10 阿拉伯国家概况
10.1 阿拉伯国家联盟成员国
10.2 不被阿拉伯国家联盟承认的政权
11 延伸阅读
12 参考文献
13 外部链接
14 参见
包括國家
编辑
阿拉伯世界包括以下國家:
主权国家
国旗
国徽
政治体制
所属区域
首都及政府所在地
是否联合国成员国
疆域地图
阿尔及利亚
共和民主制
北非
阿尔及尔
是
巴林
君主立宪制
西亚
麦纳麦
是
吉布提
共和立宪制
东非
吉布提市
是
埃及
共和立宪制
北非
开罗
是
伊拉克
联邦共和制
西亚
巴格达
是
约旦
君主立宪制
西亚
安曼
是
科威特
君主立宪制
西亚
科威特城
是
黎巴嫩
立宪共和制
西亚
贝鲁特
是
利比亞
议会共和制
北非
的黎波里
是
毛里塔尼亚
共和民主制
西非
努瓦克肖特
是
摩洛哥
君主立宪制
北非
拉巴特
是
阿曼
君主专制
西亚
马斯喀特
是
卡塔尔
君主专制
西亚
多哈
是
沙烏地阿拉伯
君主专制
西亚
利雅得
是
苏丹
联邦共和制
北非
喀土穆
是
叙利亚
总统共和制
西亚
大马士革
是
突尼西亞
议会共和制
北非
突尼斯市
是
阿联酋
联邦君主制
西亚
阿布扎比
是
葉門
总统共和制
西亚
萨那
是
科摩罗
联邦共和制
东非
莫洛尼
是
索马里
联邦共和制
东非
摩加迪沙
是
巴勒斯坦
共和立宪制
西亚
东耶路撒冷
否
索馬利蘭
总统共和制
东非
哈尔格萨
否
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
总统共和制
北非
提法里提
否
常见误解
编辑
阿拉伯世界
阿拉伯国家联盟
世界穆斯林人口百分比(皮尤研究中心,2014年)
伊斯蘭世界: 伊斯蘭國 伊斯蘭教為國教 憲法未聲明 世俗國家
更多信息:穆斯林世界
華人地區常见的错误是将伊斯蘭教為主的國家視等同於阿拉伯世界,前者的稱呼為「穆斯林世界」。伊斯蘭教為世界宗教,除中東閃含語系民族外亦在不少國家興盛。例如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土耳其、奈及利亞等不是阿拉伯國家,但是他們是伊斯蘭國家。也有部份國家是屬於閃含語系民族,但不是伊斯蘭國家。
例如:
西南亚的波斯-印度族群,属于印欧语系,與闪含语系的阿拉伯语没有同源关系。包括伊朗、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塔吉克斯坦、阿富汗等伊斯兰共和国,以及印度北部地区穆斯林总人口超过1亿。
中亚的突厥族群,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包括土耳其、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伊斯兰国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北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维吾尔族、俄罗斯伏爾加河流域多个少数民族等,都是突厥語系的穆斯林地區;
东南亚的馬來世界属于南島语系(他们的伊斯兰教信仰是由印度商人或鄭和下西洋传播来的),不属于阿拉伯语系。包括馬來西亞、汶萊、印尼、菲律賓南部和泰國南部以及新加坡部分公民信奉伊斯蘭教。
南歐的馬爾他原居民所說的馬爾他語是源自阿拉伯語,可以與北非阿拉伯語系的人溝通,然而當地文化和宗教信仰都與南歐其他國家相近,反而與阿拉伯世界差異極大。
中北非薩赫勒的塞內加爾、岡比亞、馬里、尼日爾、乍得和厄立特里亞雖然有相當大比例的穆斯林人口,而阿拉伯語更是乍德的官方語言之一,但阿拉伯語在該六國並沒有像北非般有絕對性的流通優勢,區內居民主要是說法語為主,而且阿拉伯人在該六國也非主導民族,比例遠不及北非國家的多。
上述国家或地区的语言、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皆受到阿拉伯世界的影响。
历史
编辑
主条目:中东历史
阿拉伯世界是文明古国最集中的地域,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埃及、苏丹、突尼斯等阿拉伯国家皆拥有数千年的悠久文明史。阿拉伯世界也是除意大利外拥有最多罗马帝国历史遗迹的地域(如埃及境内的圣凯瑟琳修道院遗址、利比亞境内的大莱普提斯城市遗址、突尼斯境内的杰姆圆形竞技场遗址、叙利亚境内的“沙漠新娘”巴尔米拉遗址、黎巴嫩境内的巴勒贝克罗马神庙遗址)。
语言
编辑
阿拉伯语是该地区通用的语言。如同汉语各地区变体与现代标准汉语之间的关系一样,虽然各个地方有各自不同的地方阿拉伯语,但是人们又都使用从古典阿拉伯语发展而来的现代标准阿拉伯语。这样就使得它与临近的同属于伊斯兰世界的伊朗(波斯语)、巴基斯坦(烏爾都語)和阿富汗(達利語(阿富汗波斯语)与普什图语)有着显著的区别。
人权
编辑
2008年联合国的报告指出:该地区的妇女仍然无法拥有与男性平等的地位,因此也导致阿拉伯国家在与全球商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6]
主条目:各国家和地区民主指数列表
截止2020年,根据民主指数的最新排名,该地区只有突尼斯、黎巴嫩和科摩罗是实行民主选举制度的国家。而君主制和个人长期独裁专制更是在该地区普遍而集中地存在。
经济
编辑
主条目:各国石油和各国天然气
一些国家有大量的油气资源,波斯湾地区尤其丰富。四个波斯湾沿岸国家:沙特、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都位居全球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和生产量的前十名。此外,阿曼、巴林、伊拉克、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埃及等国也都有相当多的石油。石油的多寡导致在石油富国和穷国之间,尤其在人口稀少的海湾国家,引发了外地大量劳工到该地区的移民。
宗教
编辑
大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并且多国定为国教。伊斯兰教法在一些国家具有法律地位,尤其是在阿拉伯半岛上,其他的如約旦、埃及、突尼西亞则大多是世俗主义为主的国家。除波斯湾沿岸的六个君主国外,苏丹、也门、利比亚的伊斯兰教规执行力度最为严格。
大多数阿拉伯国家的信徒属于逊尼派。然而伊拉克则是一个什叶派占65%的国家,同时黎巴嫩、也门、科威特和巴林也存在着不少什叶派信徒,以及沙烏地阿拉伯的东部省份Al-Hasa和南部的城市Najran也有少数什叶派。在阿曼人口的75%属于艾巴德派。
有相当多的基督徒居住在埃及、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约旦、以色列、巴勒斯坦和苏丹。以前,有许多犹太人分布在阿拉伯世界,然而,巴勒斯坦分治和以色列的建立促使他们随后大量移民到了以色列。今天少数犹太人定居点在该地区仍然存在,范围从少的仅有10个定居点的巴林,多到1000个的突尼斯和7000个的摩洛哥。总体上,该区的伊斯兰教教徒占拥有全球10亿4千万穆斯林的伊斯兰世界教徒的四分之一。
人口
编辑
参见:阿拉伯人
排名
国家
人口
面积
人口密度
1
埃及
103,700,000
1,001,450
103.5499
2
阿尔及利亚
45,400,000
2,381,741
19.06169
3
苏丹
44,314,000
1,886,068
23.49544
4
伊拉克
41,191,000
438,317
93.97536
5
摩洛哥
36,582,000
446,550
81.9214
6
沙烏地阿拉伯
35,013,000
2,149,690
16.28746
7
葉門
30,491,000
527,968
57.75161
8
索马里
16,495,000
637,655
25.86822
9
叙利亚
16,440,000
185,180
88.77849
10
突尼西亞
11,722,000
163,610
71.64599
11
约旦
10,610,000
89,342
118.7571
12
阿联酋
10,061,000
83,600
120.3469
13
黎巴嫩
7,755,900
10,452
742.0494
15
利比亞
6,281,800
1,759,540
3.570138
16
阿曼
4,647,500
309,500
15.01616
17
科威特
4,420,100
17,818
248.0694
18
毛里塔尼亚
4,077,300
1,030,700
3.955855
19
卡塔尔
2,747,300
11,571
237.4298
20
巴林
1,592,000
765
2081.046
21
吉布提
1,078,400
23,200
46.48276
22
科摩罗
873,720
2,235
390.9262
总共
阿拉伯国家联盟
423,000,000
12,119,699
/
合作
编辑
主条目:阿拉伯国家联盟
阿拉伯国家联盟简称阿拉伯联盟或阿盟。是在1945年由阿拉伯国家成立的地区性国际政治组织,总部设在开罗,目前有22个成员国。宗旨是在政治上联合阿拉伯人并代表阿拉伯人利益。
但有批评称它更像一个对话平台,而非联盟[7][8]。
阿拉伯国家概况
编辑
阿拉伯国家联盟成员国
编辑
管轄範圍
法定名稱
國家通稱
治權政府
國家元首
政府首腦
立法機關
司法機關
憲制文件
法定貨幣
官方語言
行政區劃
法定國旗
法定國徽
疆域地圖
阿尔及利亚地处非洲西北部的地中海沿岸。地形分南北两部分:北部地区的北部是沿海平原和阿特拉斯山脈,沿海地区较温和湿润,属地中海气候;南部是撒哈拉阿特拉斯山脈和大高原,属过渡性气候。南部地区是撒哈拉沙漠的西北部分,占全国面积的4/5,地形为内陆盆地和高原,气候干热,属热带沙漠气候。阿尔及利亚山区地带冬季寒冷。
阿爾及利亞民主人民共和國
阿尔及利亚
阿爾及利亞民主人民共和國政府
阿爾及利亞總統:阿卜杜勒-马吉德·特本
阿爾及利亞總理:艾曼·本·阿卜杜勒-拉赫曼
阿爾及利亞議會
阿爾及利亞最高法院
《阿爾及利亞人民民主共和國憲法》
阿爾及利亞第納爾
阿拉伯語、标准阿尔及利亚柏柏尔语
阿爾及利亞行政區劃
吉布提地处亞丁灣西岸,沿海部分是平原和高原,间有低洼平原和湖泊;西部与南部則是寬廣的高原和山地,海拔500-800米。除了濱海地帶外,境內大部份土地都是沙漠和草原,无固定河流,只有季节性的小溪流,全境幾乎是一塊不毛之地,除了沙子和鹼水外,少有其他資源。此地有地球上第二鹹的湖泊阿薩勒湖。
吉布提共和國
吉布提
吉布提共和國政府
吉布提總統:伊斯梅尔·奥马尔·盖莱
吉布提總理:阿卜杜勒卡德尔·卡米尔·穆罕默德(英语:Abdoulkader Kamil Mohamed)
吉布提議會
吉布提最高法院
《吉布提共和國憲法》
吉布提法郎
阿拉伯語、法語
吉布提行政區劃
橫跨西南亞和北非。臨地中海和紅海。埃及在西部和利比亞接壤、在東部和加沙地帶及以色列接壤、在南部和蘇丹接壤。埃及的國土面積達1,001,449 km2,其面積大約相當于德克薩斯州加新墨西哥州,是英國的四倍、法國的兩倍。
埃及阿拉伯共和國
埃及
埃及政府
埃及總統: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
埃及總理:穆斯塔法·马布里
埃及議會
埃及最高法院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憲法》
埃及鎊
阿拉伯語
埃及行政區劃
其海岸線位於埃及和突尼斯之間。石油給利比亞帶來的巨大的收入。利比亞國土的大部份地區都是沙漠。利比亞有著重要的戰略位置是連接中東北非阿拉伯國家和歐洲的樞紐。利比亞的人口和主要都市大都集中在地中海沿海地區。內地受外界的影響很小。利比亞可分為三個地理大區,是昔蘭尼加、的黎波里和費贊。
利比亞國
利比亞
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
利比亞總統:穆罕默德·門菲
利比亞總理:阿卜杜勒·哈米德·德贝巴
利比亞國民代表大會
利比亞最高法院
《利比亞國憲法》
利比亞第納爾
阿拉伯語
利比亞行政區劃
茅利塔尼亞是非洲西部的國家,西瀕大西洋,毗鄰塞內加爾、西撒哈拉、馬利共和國和阿爾及利亞,且為薩赫勒和馬格里布的一部分。國內為遼闊而乾燥的平原,面積1,030,700平方公里;地勢大致平坦,偶有沙丘和峭壁般的岩層露出。國境中央是一系面西南側的斷崖,縱向貫穿、將平原一分為二;它也區隔出各脈砂岩高原,其中最高的是阿德拉爾高原,海拔高度達500公尺。部分崖腳下布有綠洲,春季時尤盛。高原上方矗立著獨拔的岩峰,其內蘊藏豐富礦產;峰群中較矮小的稱為「guelbs」,較高聳的為「kedias」。北部為茅利塔尼亞最著名的巨大同心圓地形——理查特結構。茅國最大的城鎮是祖埃拉特,旁為茅利塔尼亞山脈,最高峰達海拔1,000公尺。
毛里塔尼亞伊斯蘭共和國
毛里塔尼亚
毛里塔尼亞伊斯蘭共和國政府
毛里塔尼亞總統:穆罕默德·乌尔德·加祖瓦尼
毛里塔尼亞總理:穆罕默德·比拉勒(英语:Mohammed Ould Bilal)
毛里塔尼亞議會
毛里塔尼亞最高法院
《毛里塔尼亞伊斯蘭共和國憲法》
毛里塔尼亞烏吉亞
阿拉伯語
毛里塔尼亚行政區劃
其东部与阿尔及利亚接壤,南部其实际控制的西撒哈拉地区与毛里塔尼亚紧邻,西部滨临大西洋,并向北隔直布罗陀海峡和地中海与葡萄牙、西班牙相望。1979年摩洛哥占领西撒哈拉,但其在西撒哈拉的权利要求一直未被国际上任何国家所认可,但阿拉伯国家联盟明确承认西撒哈拉是摩洛哥的领土。摩洛哥認為其接壤的休達及梅利利亞為其宣称領土,但由西班牙實際管轄。
摩洛哥王國
摩洛哥
摩洛哥政府
摩洛哥國王:穆罕默德六世
摩洛哥首相:阿齐兹·阿汉努什
摩洛哥议会
摩洛哥最高法院
《摩洛哥王国憲法》
摩洛哥迪拉姆
阿拉伯語、标准摩洛哥柏柏尔语
摩洛哥行政區劃
是一個東非國家,位於索马利亞半岛上,东濱印度洋,北临亚丁湾,与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吉布提相邻。索馬里目前處於內戰狀態,戰前首都為摩加迪沙。位於索國西北部的索馬利蘭為一獨立的政治實體。索馬利亞的地理位置,居於地中海與印度洋的亞丁灣之南,是各國貨輪出入蘇伊士運河的必經海路。
索馬里聯邦共和國
索马里
索马里联邦政府
索馬里總統:哈桑·谢赫·马哈茂德
索馬里總理:哈姆扎·阿卜迪·巴雷(英语:Hamza Abdi Barre)
索馬里联邦议会
索馬里聯邦法院
《索马里联邦共和国憲法》
索馬里先令
阿拉伯語、索馬里語
索马里行政區劃
蘇丹是非洲僅次於阿爾及利亞和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第三大國,鄰國有南蘇丹、埃及、利比亞、乍得、中非共和國、衣索比亞和厄利垂亞。
蘇丹共和國
苏丹
苏丹政府
蘇丹總統:阿卜杜勒·法塔赫·阿卜杜勒拉赫曼·布尔汉
蘇丹總理:[[]]
苏丹國會
苏丹共和国最高法院
《苏丹共和国憲法》
苏丹镑
阿拉伯語、英語
苏丹行政區劃
突尼斯国土面积的40%为撒哈拉沙漠所占据,餘下的60%则是十分富饶的土地,早在被併入罗马帝国之前的公元前3世纪就成为了迦太基文明的发源地。北部為高山與丘陵地,主要是亞特拉斯山脈東部的延伸;中部為階梯狀台地,由西向東傾斜,台地以南多季節性鹽沼;東部為狹長的沿海平原;南部則為撒哈拉沙漠。
突尼斯共和國
突尼西亞
突尼斯政府
突尼斯總統:凯斯·赛义德
突尼斯總理:娜杰拉·布登·鲁姆赞(英语:Najla Bouden Romdhane)
突尼斯人民代表大会
突尼斯最高法院
《突尼斯共和国憲法》
突尼斯第纳尔
阿拉伯語
突尼斯行政區劃
巴林是一個位處沙烏地阿拉伯東部、鄰近波斯灣西岸,大致平坦且乾旱的群島。它由一個低沙漠平原上升至134米的最高點煙霧山(英语:Mountain of Smoke)。巴林總面積為665平方公里,但由於填海造陸工程,面積增加至780平方公里,較英國曼島稍大。
巴林王國
巴林
巴林王国政府
巴林國王:哈迈德·本·伊萨·本·萨勒曼·阿勒哈利法
巴林首相:萨勒曼·本·哈马德·阿勒哈利
巴林国民议会
巴林王国最高法院
《巴林王国憲法》
巴林第纳尔
阿拉伯語
巴林行政區劃
伊拉克位于亚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岛东北部,北接土耳其,东邻伊朗,西毗叙利亚、约旦,南连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东南濒波斯湾,海岸线长度为58公里。
伊拉克共和國
伊拉克
伊拉克共和國政府
伊拉克總統:阿卜杜勒·拉蒂夫·拉希德
伊拉克總理:穆罕默德·希亚·苏丹尼
伊拉克國會
伊拉克共和国最高法院
《伊拉克共和国憲法》
伊拉克第纳尔
阿拉伯語、库德语
伊拉克行政區劃
約旦面積89342平方公里,北鄰敘利亞、東毗伊拉克,南接沙烏地阿拉伯,西與以色列 (約人稱之為巴勒斯坦) 為鄰。
約旦哈希姆王國
约旦
约旦政府
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
約旦首相:比谢尔·哈苏奈
约旦國會
约旦法院
《约旦哈希姆王国憲法》
约旦第纳尔
阿拉伯語
约旦行政區劃
是位于西亚阿拉伯半岛东北部、波斯湾西北岸的君主制国家,南部与沙特阿拉伯接壤,北部与伊拉克相邻,同伊朗隔海相望,其曾是英国的殖民地,于1961年6月19日独立。
科威特國
科威特
科威特政府
科威特埃米尔:纳瓦夫·艾哈迈德·贾比尔·萨巴赫
科威特首相:艾哈迈德·纳瓦夫·艾哈迈德·萨巴赫
科威特國會
科威特法院
《科威特国憲法》
科威特第纳尔
阿拉伯語
科威特行政區劃
黎巴嫩位于西亚地区。毗邻地中海,拥有225公里(140英里)长的海岸线,东部和北部与叙利亚接壤,南部与以色列接壤。黎巴嫩和叙利亚边界绵延375公里(233英里) ,黎巴嫩和以色列边境长为79公里(49英里)。在以色列占领的戈兰高地中有一块与叙利亚有争议的萨巴阿农场,但边界已由联合国划定。
黎巴嫩共和國
黎巴嫩
黎巴嫩共和国政府
黎巴嫩總統:约瑟夫·奥恩
黎巴嫩總理:纳瓦夫·萨拉姆
黎巴嫩议会
黎巴嫩法院
《黎巴嫩共和国憲法》
黎巴嫩镑
阿拉伯語
黎巴嫩行政區劃
位於西南亚,阿拉伯半岛东南沿海的国家,北部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接壤,西面毗邻沙地阿拉伯,西南靠近也门。阿曼的海岸南部和东部临阿拉伯海,东北方则抵阿曼湾。
阿曼蘇丹國
阿曼
阿曼政府
阿曼蘇丹:海赛姆·本·塔里克·阿勒赛义德
阿曼首相:海赛姆·本·塔里克·阿勒赛义德
阿曼委员会
阿曼最高法院
《阿曼苏丹国憲法》
阿曼里亚尔
阿拉伯語
阿曼行政區劃
巴勒斯坦国北邻以色列与叙利亚,东邻约旦,南邻埃及。约旦河西岸地區是內陸國。巴勒斯坦国的西岸东边为约旦河,约旦河以及死海的中心线为巴勒斯坦国与约旦的分界线。
巴勒斯坦國
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國政府
巴勒斯坦國總統:马哈茂德·阿巴斯
巴勒斯坦國總理:穆罕默德·什塔耶
巴勒斯坦立法委員會
巴勒斯坦最高法院
《巴勒斯坦憲法》
埃及鎊、以色列新謝克爾
阿拉伯語
巴勒斯坦行政區劃
卡塔尔位于阿拉伯湾西海岸的中部,是由沙特阿拉伯向北延伸的一个半岛,周围有几个岛屿。从南到北全长160公里,自东向西宽80公里,包括诸岛在内总面积11532.5平方公里。在西南方向与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接壤,其余三面临海,在西北部与巴林隔海相望,相距仅不到30公里。
卡塔爾國
卡塔尔
卡塔爾國政府
卡塔爾埃米爾:塔米姆·本·哈迈德·阿勒萨尼
卡塔爾首相:哈立德·本·哈利法·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萨尼
卡塔爾協商會議
卡塔爾最高法院
《卡塔爾基本法》
卡塔爾里亞爾
阿拉伯語
卡塔爾行政區劃
沙烏地阿拉伯拥有阿拉伯半岛80%的领土。该国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和也门接壤的大部分地区没有明确的边界,所以沙特的具体面积不详。沙特阿拉伯政府估计的面积是2,217,949平方公里,而其他可信的估计都介于213万9千7百平方公里至224万平方公里之间。全国只有少于1%的土地是适合耕种的。
沙特阿拉伯王國
沙烏地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政府
沙特阿拉伯國王: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
沙特阿拉伯首相:穆罕默德·本·萨勒曼
無,沙特協商會議
沙特阿拉伯法院
《沙特基本法》
沙特里亞爾
阿拉伯語
沙特阿拉伯行政區劃
敘利亞全國面積有185,180平方公里(包括以色列佔領的戈兰高地),位于亚洲大陆西部,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领土大部分是西北向东南倾斜的高原[9]。
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
叙利亚
敘利亞政府
敘利亞總統:艾哈迈德·沙拉
敘利亞總理:穆罕默德·巴希尔
叙利亚人民议会
敘利亞最高法院
《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憲法》
敘利亞鎊
阿拉伯語
敘利亞行政區劃
阿联酋位於西南亚,濒临阿曼湾和波斯湾,与阿曼和沙特阿拉伯接壤。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阿联酋
阿聯酋政府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總統: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總理: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
联邦国民议会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法院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憲法》
阿聯酋迪拉姆
阿拉伯語
阿聯酋行政區劃
也門南鄰阿拉伯海,海岸線長1906公里;東與阿曼接壤,北與沙烏地阿拉伯接壤,邊界長1746公里(與阿曼邊界288公里,與沙烏地阿拉伯邊界1458公里)。
也門共和國
葉門
也門政府
也門總統:拉沙德·穆罕默德·阿里米(英语:Rashad al-Alimi)
也門總理:迈茵·阿卜杜勒马利克·赛义德
也門議會
也門最高法院
《也門共和國憲法》
也門里亞爾
阿拉伯語
也門行政區劃
科摩罗群岛由四个主要岛屿组成,其中的三个组成了科摩罗联盟,马约特岛依然为法国统治。科摩罗群岛位于印度洋,在非洲海岸和马达加斯加之间。群岛上有数座或低矮或峻峭的火山,多为死火山,唯一大科摩罗岛上的高达2316米(7598英尺)的卡尔塔拉山(Le Karthala)是一座活火山。多森林。
科摩羅聯盟
科摩罗
科摩羅聯盟政府
科摩羅總統:阿扎利·阿苏马尼
科摩羅總統:阿扎利·阿苏马尼
科摩羅議會
科摩羅最高法院
《科摩羅聯盟憲法》
科摩羅法郎
阿拉伯語、科摩羅語、法語
科摩羅行政區劃
不被阿拉伯国家联盟承认的政权
编辑
管轄範圍
法定名稱
通稱
治權政府
國家元首
政府首腦
立法機關
司法機關
憲制文件
法定貨幣
官方語言
行政區劃
國旗
國徽
地圖
索馬利蘭位于非洲之角靠近戰略要地曼德海峽,南北是居于北纬8°-11.5°之间,东西则是在东经42.5°-49°之间。在西边与吉布提共和国共享边界,南部则是和埃塞俄比亚联邦共和国接壤,邦特兰地区在其东北方同时索马里在其东南部,北面隔亞丁灣和也门相望。索馬利蘭拥有460英里(740公里)海岸线,其中大多数是沿着红海岸边。索馬利蘭面积为137,600平方公里(53,100平方英里),比英格兰稍大些。
索馬里蘭共和國
索馬利蘭
索馬里蘭政府
索馬里蘭總統:缪斯·比希·阿卜迪
索馬里蘭總統:缪斯·比希·阿卜迪
索馬里蘭議會
索馬里蘭最高法院
《索馬里蘭共和國憲法》
索馬里蘭先令
索马里语、阿拉伯語、英语
索馬里蘭行政區劃
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政府目前的行政中心在阿尔及利亚西部廷杜夫省的撒哈拉难民营內。其總部位於廷杜夫省南部。另外,有些政府官員派駐於西撒哈拉領土東部和其他幾個由波利薩里奧陣線所控制的「自由地區」內部城鎮。
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
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
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政府
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總統:卜拉欣·加利
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總理:穆罕默德·瓦利·阿齐
撒哈拉全國委員會
西撒哈拉最高法院
《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憲法》
撒拉威比塞塔
阿拉伯語、西班牙語
西撒哈拉行政區劃
延伸阅读
编辑
[编]
《明史卷三百三十二》,出自《明史》
参考文献
编辑
^ Arab World – Surface area. indexmundi.com. [2019-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5).
^ World Arabic Language Day |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org. 15 December 2016 [2019-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7) (英语).
^ Population density (people per sq. km of land area) | Data. data.worldbank.org. [2019-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5) (美国英语).
^ GDP (current US$) | Data. data.worldbank.org. [2019-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5) (美国英语).
^ GNI per capita, Atlas method (current US$) | Data. data.worldbank.org. [2019-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6) (美国英语).
^ Gender equality in Arab world critical for progress and prosperity, UN report warn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5-09-06., E-joussour (21 October 2008)
^ http://www.encyclopedia.com/doc/1P1-113946363.html
^ http://www.encyclopedia.com/doc/1P1-113950671.html
^ 存档副本. [2006-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9-08).
外部链接
编辑
关于阿拉伯的谬论与事实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见
编辑
阿拉伯世界主题
国际关系主题
伊斯兰教主题
语言主题
亚洲主题
非洲主题
地理学主题
阿拉伯半岛
阿拉伯人
阿拉伯语:阿拉伯语国家和地区列表
阿拉伯帝国、穆斯林征服、伊斯兰世界
哈里发、两圣地监护人
阿拉伯起义、阿拉伯之春、阿拉伯之夏、阿拉伯之冬
阿拉伯民族主义、阿拉伯社会主义
泛阿拉伯顏色:阿拉伯旗帜列表
阿拉伯国家联盟:阿拉伯国家联盟成员国、阿拉伯议会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