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树下埋死人,是真的吗?陈锡联的教导员就撑死了

在中国民间流传着一句古老的谚语:“桃饱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这三种水果本身都是美味可口的,但再美味的食物也不能贪吃。桃子当然可以适量食用,吃多了也不会立刻出现大问题,例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吃了桃子后就感到饱足,似乎没有任何不适。
然而杏子就不一样了,过量食用容易导致上火,且可能激发口腔溃疡的状况。杏子酸涩,对于牙齿的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应当适量而取。至于“李子树下埋死人”这句描述,听上去似乎有些夸张,但这背后确实隐藏着真实的故事。
开国上将陈锡联在他的个人回忆录中,就记录了这样一个悲剧的真实案例。当红四方面军穿过草地时,遭遇了敌方土司的突然袭击。军长许世友的警卫队瞬间被打得纷纷散开,形势变得异常危急,许世友不得不亲自拿起武器反击。在这一关键时刻,陈锡联毫不犹豫地端起机枪为许世友提供掩护,命令他朝安全的地方撤离,而自己却选择留在前方坚守。
尽管许世友得以逃出生天,陈锡联却不幸受了重伤。为了保护战友,他的伤势非常严重。许世友下令务必将陈锡联抬出草地,警卫员们奋力地把陈锡联绑在马背上,终于走出了那片险境。
随后,红四方面军成功渡过大金川,攻克了绥靖。尽管陈锡联大难不死,却突然接到了令人心痛的消息:他的一个教导员不幸遇难。这究竟是怎么产生的悲剧呢?
在那片草地上,缺乏食物,大家都忍受着饥饿的煎熬,刚走出草地又接连作战,根本没有时间或机会好好吃饭。战士们饥肠辘辘,但当他们攻下绥靖时,突然发现了许多李子树,结满了丰硕的果实。
一位教导员因饥饿和口渴,心中再也按捺不住,对周围的环境顾虑不多,便开始摘下了大量的李子,接着又吃了一些生玉米。总之,只要能填饱肚子的东西,他都不由自主地狼吞虎咽。在饱腹后,疲惫不堪的他在李子树下躺下就睡着了,结果再也没有醒来。
教导员吃得过多,李子本就难以消化,再加上在树下入睡时受到寒风的侵袭,导致了胃肠的不适,最后竟是撑死。陈锡联跑过去查看时,发现教导员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他撕开教导员的上衣,目睹他鼓胀的肚子,里面还清晰可见未消化的李子和玉米。
展开全文
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惋惜的事情,这位教导员也是一位营级干部,然而陈锡联不过是师级干部。能够培养出一名营级干部是相当不容易的,他经历了穿越雪山与草地的艰难,每一步都充满挑战,长征的成功似乎就在眼前。
然而,这位教导员未能死于敌人的枪口,反而在一棵李子树下丧命。如果他不是贪图美味,也许他能像陈锡联一样,成为伟大的开国将军。李子的寒凉特性,过量食用确实会损伤脾胃,影响人体健康,古话中的智慧真的是有其道理可循。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