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国]-滞碛
![[科普中国]-滞碛](/0.jpg)
滞碛,冰碛物的一种,冰碛物根据其成因可分为六类。即滞碛、消融碛、融出碛、流碛、升华碛和变质碛。滞碛在冰川的底部,是在较高围压和较低的有效应力下,通过滞卸作用堆积在冰床上的冰碛物。
释义滞碛(lodgement till),属冰碛物的一种,冰碛物根据其成因可分为六类。即滞碛、消融碛、融出碛、流碛、升华碛和变质碛。滞碛在冰川的底部,是在较高围压和较低的有效应力下,通过滞卸作用堆积在冰床上的冰碛物。1
特点冰碛砾石长轴一般平行于冰川流向,扁平面平行于冰床。1
滞卸作用滞卸作用的方式主要有冰川压力融化、阻滞作用和粘贴作用三种:
冰川压力融化致使冰川底部的碎屑释放到冰床上形成滞碛;
阻滞作用是因冰床与冰川底部所夹碎屑间摩擦力致使碎屑滞留下来堆积在冰床上形成滞碛过程;
粘贴作用是冰床上已有较细粒的冰碛物对冰川底部的碎屑“粘住”或被压人其中“卡住”而滞留下来形成滞碛的过程。在形成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冰川压力、摩擦和冰川前进的影响,滞碛的固结性好,孔隙率低,含粉砂、粘土较高。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郝庆菊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